“夏至”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。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,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夏至三候是什么意思!
夏至三候其实是节气的另一种说法,我过古代将五天称为“一候”,而一个节气十五天左右,所以每个节气也就是“三候”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“三候”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,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。具体请看下列夏至三候介绍。
1、鹿角解
其实这个鹿角解翻译过来就是鹿角脱落,解在古代就是脱落的意思,夏至一候就是鹿,当夏至日的阴气旺盛而阳气还是衰落的时候,鹿角就会脱落,所以鹿角解就成为了夏至一候。和鹿这种动物类似的是,麋这种动物是冬至一候,因为鹿角是向前生长的,是阳性,所以是夏至的代表,而麋自然就成为阴性的代表了。
2、蜩始鸣
蜩其实就是蝉,也被称为知了,在古代,有“四月秀葽,五月鸣蜩。八月其获,十月陨萚。”的说法,雄知了会在夏至后感到阴气生长而鸣叫,所以听到蝉叫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夏至已经过了。因为蝉性寒,必须要等到阴气生长之后才是它们的生育期,所以雄性知了才会在夏至之后鸣叫求偶。
3、半夏生
半夏生实际上是一种植物,并且好堵,因为是夏至之后生长的,所以是三候,这个时候的夏天已经过去了一半,因此就得来了半夏生的名字,这个生长并不是说半夏生才刚刚发芽什么的,而是茎叶枯萎后根茎生长的时间段,这个时候半夏生就可以采集收获了。
夏至三候是这样说的,夏至之日鹿角解,又五日蜩始鸣,又五日半夏生。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,夏至时间在阳历每年06月21~22日,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夏至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。